10月31日,中國第39次南極科學考察隊第二批隊員乘坐“雪龍”號極地科學考察船,從位于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出發(fā),奔赴南極執(zhí)行科學考察任務。
本次南極科學考察將圍繞南大洋重點海域,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響應與反饋等重大科學問題,開展大氣成分、水體環(huán)境、沉積環(huán)境、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等相關領域的調查研究工作,在中山站、泰山站、昆侖站沿線開展冰雪環(huán)境監(jiān)測、天文觀測等科學研究工作。
“雪龍”號極地科考船啟程赴南極科考
其中,“2022南極科考太赫茲實驗” 是本次南極科考的重要任務之一。該實驗儀器由中科院理化所與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、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電子工程研究所、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五十四研究所等單位聯(lián)合研制。
2022南極科考太赫茲實驗設備
南極是地球表面天文觀測條件最佳地點之一,觀測效果僅次于太空,但是環(huán)境條件也極為惡劣,在對儀器的可靠性、環(huán)境適應性要求方面也接近于太空,因此也被成為“準空間”。中科院空間功熱轉換技術重點實驗室基于空間制冷技術的深厚積累,為本次實驗任務研制了適于南極環(huán)境的8K溫區(qū)高頻脈沖管制冷機,作為太赫茲混頻器工作所必需的低溫環(huán)境的冷源。
該制冷機是我國目前溫度最低的長壽命空間級脈沖管制冷機。此次科學考察是我國高頻脈沖管制冷機首次應用于南極,國外亦未見類似工作報道,為我國發(fā)展南極天文、自主建造一流天文觀測設備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,對于提高我國天文觀測前沿領域研究水平、提升我國在天文觀測上的國際地位具有重要意義。
網友評論
條評論
最新評論